> 首页 > 装修 > 问答 > 掐丝珐琅装饰画步骤,什么是景泰蓝?

掐丝珐琅装饰画步骤,什么是景泰蓝?

来源:https://www.zbk.net 时间:2024-04-01 20:10 编辑:laoshi 手机版

大家好,你是否想了解更多关于掐丝珐琅装饰画步骤,什么是景泰蓝?的信息?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主题, 景泰蓝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通过先用紫铜制胎,再在铜胎上根据图案绘制,并使用不同颜色的珐琅釉料进行镶嵌和烧结,最终磨光并镀上金属,形成独特的蓝色或彩色。景泰蓝的制作工艺集成了青铜、瓷器、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被誉为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它最早在明代景泰年间制造,并因初创时的蓝色而得名。如今,景泰蓝已演变成了一种工艺品名称,而不是颜色。如下为掐丝珐琅装饰画步骤,什么是景泰蓝?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掐丝珐琅装饰画步骤,什么是景泰蓝?

1、什么是景泰蓝?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景泰蓝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的图案粘出相应的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溶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这种铜的珐琅器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初创时只有蓝色,故名景泰蓝。现代景泰蓝已变成了一种工艺品名称,而不是颜色了。 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用紫铜做成器物的胎,把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在铜胎上,填上去珐琅彩釉,然后烧成。明代景泰年间在北京开始大量制造,珐琅彩釉多用蓝色,所以叫景泰蓝。

2、什么是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珐琅器品种之一,一般特指铜胎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使用其他金属做胎的,如金胎掐丝珐琅等。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也称为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其制作一般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掐丝珐琅有着五彩斑斓、华丽夺目的魅力,由于其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又一般多外饰蓝色釉料,故习称景泰蓝,当然它也有饰红、浅绿、深绿、白、葡萄紫、翠蓝等色。 据考古发现,珐琅器最早诞生于希腊,希腊普鲁斯岛出土的公元前12世纪的六枚戒指和双鹰权杖首,被公认为最原始的掐丝珐琅。到了公元前5—6世纪又曾烧造珐琅器;直到公元6世纪,希腊拜占廷的珐琅工艺逐渐发展,后至公元10—13世纪初,掐丝珐琅工艺极为兴盛。在12世纪,掐丝珐琅器由阿拉伯地区直接或间接传入我国。

事实上,阿拉伯地区的掐丝珐琅传入我国,应分为两个阶段:先是由彼地制作的掐丝珐琅器,经由东西贸易的兴起,随着一般番货传入我国;而后又由于蒙古人统治欧亚大陆,建立大元帝国,由于人种的迁徙与文化技艺频繁的交流,掐丝珐琅的制作技巧随着西方艺人传入我国。明初,掐丝珐琅已经被某阶层的人士使用,到了景泰年间,珐琅工艺臻于鼎盛。掐丝珐琅的制作大致可以分为7个步骤:制胎,即以红铜板制出器形;掐丝,即将压扁的铜丝依设计饰纹粘牢于胎体;烧焊,将其再次焊接牢实;点蓝,依饰纹中颜色依次上釉彩,先点地,次点花,再点蓝,后加亮白;烧蓝,点一次蓝即烧一次,重复多者可达3次;磨光,以细砂石、黄石及木炭分别逐次打磨光滑蓝料与铜丝的粗糙处;镀金,即抛光除锈的最后一道工序。可以说,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3、铜胎掐丝珐琅的制作

景泰蓝又叫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再用扁细的铜丝在铜胎上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填充在图案中。这道工序完成后才是反复烧结,磨光镀金。可以说,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景泰蓝正名为“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是一种在金属表面用玻光釉料进行豪华装饰的特殊的、高级的珐琅器工艺品。又习称“景泰蓝”,乃是因为在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7),无论是在器形、纹饰、色彩等方面都已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淡白微绿的天蓝,如琉璃般凝重的钴蓝,以及像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均无一例外地用来做底色,形成民族特有的艺术风格。色彩清新雅丽,给人以高贵华美的艺术享受,故而被人称之为“景泰蓝”。现在虽然各色具备,然而仍然使用以前的名字。因为景泰蓝已变为一种工艺的名称,而不是颜色的名称。

“景泰蓝”这个称谓最先见于清宫造办处档案。清雍正6年(1728)《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五月初五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本月四日,怡亲王郎中海望呈进活计内,奉旨:……珐琅葫芦式马褂瓶花纹群仙祝寿,花篮春盛亦俗气。今年珐琅海棠式盆再小,孔雀翎不好,另做。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花不好。钦此。”这一记载,把仿景泰蓝时期的珐琅制品称作“景泰蓝珐琅”。景泰蓝是我国珐琅工艺的一部分。在我国流行的珐琅工艺,可以按照釉料的装饰工艺方法不同而分为三种。一种叫做“铜胎嵌丝珐琅“,即习称的“景泰蓝“,是在铜胎上焊上细铜丝盘曲而成各种纹样,再填嵌各色釉料,经烧制、磨光而成;第二种叫做”铜胎錾花彩釉绘珐琅,即在铜胎上錾出花纹,再点彩釉烧制而成;第三种叫做“铜胎彩釉绘珐琅”,即在铜胎上直接用釉料绘制而成。而景泰蓝经过我国历代艺人的努力钻研,融合了我国瓷器、铜器、漆器等传统技法和表现形式,成为珐琅工艺中的一朵奇葩。

金属胎珐琅器是以金属制胎,用石英、长石为主要釉料烧炼成的五彩缤纷的珐琅制品,按制造方法和工也特点,掐丝珐琅和画珐琅两大类。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是起线珐琅的主要品种。起线珐琅还包括錾胎起线和稍后出现的锤 起线两种,掐丝珐琅和錾胎起线珐 大约在13世纪中叶从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画珐琅,俗称“洋瓷”,大约17世纪初传入中国。这两种不同特点的珐琅制品传入中国后,其技术也随之为中国工匠所接受。并很快制作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工艺品。由于金属胎珐琅器制造工艺复杂,釉料配制和烧造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所以这种珍贵的珐琅制品开始很长时期主要在宫廷中中制作,供皇帝及皇室享用。也有少量珐琅作为贵重礼物由皇帝恩赐给王公大臣,民间则很少流传。

4、珐琅彩工艺

珐琅工艺的制作分类很多,人们一般根据制作方法和胎地种类将其分为两大类。 1。根据制作方法大致可分掐丝珐琅、内填珐琅(即嵌胎珐琅)、画珐琅等。掐丝珐琅盘掐丝珐琅和镶嵌珐琅很久就在国内出现,历史记载可追溯到宋元时期,但真正能在国内制作应是元代成吉思汗进攻大食,将该地工匠俘虏押回制作,并将该技艺传入中原。至明代,永宣宫廷中开始广泛制作应用掐丝珐琅,之后的景泰时期最有名气,即人们俗说的“景泰蓝”。画珐琅则出现较晚,于十五世纪中叶在欧洲佛朗德斯发明,十五世纪末在法国中西部里摩居以内添珐琅工艺为基础,发展成画珐琅重镇。随着中西方贸易交往,从广州等港口传入国内。当时称谓“西洋珐琅”或“洋珐琅”。清代宫内的画珐琅制作要在康熙三十二年、珐琅作与玻璃厂成立之后才能开始研究制作、发展。 2。根据胎地种类,珐琅器一般可分金胎珐琅、铜胎珐琅、瓷胎珐琅、玻璃胎珐琅、紫砂胎珐琅等。 其中铜胎珐琅因为铜料与表面珐琅容易结合,且铜料价格相对容易接受,因此铜胎珐琅最为广泛。直今,珐琅器依然大多使用铜胎。金胎因造价过高,难为常人所接受,清三代时基本只限内府制作使用,且数量极其有限。瓷胎珐琅(即珐琅彩瓷),顾名思义,是在瓷胎上绘制的画珐琅。它是瓷器与画珐琅制作工艺的完美结合,制作要求对两者都要求很高,因此起步与成熟时间较晚。宫内造办处在制作瓷胎珐琅彩瓷的时候,还制作玻璃胎珐琅、紫砂胎珐琅,三者制作时间应大致相同,只是紫砂胎产品(仅指宫内珐琅彩而言)仅见康熙制品,雍乾不见制作资料。 我个人比较喜欢陶瓷,尤其是日用瓷,我也在上海世博会上看见过宝瓷林的陶瓷,的确很不错,后来又在淘宝网上看见了,觉得价格也很实惠,物有所值,就买了几款

5、清代珐琅彩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景泰蓝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的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 “京景”牌景泰蓝,继承了元明清三代优秀的传统技艺,得到了皇家技师后人的亲传和指点,并使其技艺、品质发展巨大,引领着全国景泰蓝艺术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我们用精湛工艺塑造精良品质,用精诚之心创造经典作品。 清代乾隆珐琅彩瓶瓷器市场价值是相当高的,因为目前珐琅彩瓷器的收藏价值以乾隆时期为最高,所以他的市场价格非常高。谢谢

这是清乾隆珐琅彩瓷器拍卖成交价格记录。

lot号 拍品名称 估价(万)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1309 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杏林 咨询价 15,132。00万 2024-11-28

2123 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祥云 6,000。00-8,000。00万 14,066。00万 2024-10-07

0401 清乾隆 珐琅彩人物纹胆瓶 9,800。00-9,800。00万 13,800。00万 2024-10-27

0188 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古 咨询价 11,548。00万 2024-10-23

0403 清乾隆 珐琅彩西洋人物纹 11,000。00-11,000。00万 9,775。00万 2024-10-27

1768 清乾隆 珐琅彩荣华富贵灯 咨询价 8,400。00万 2024-08-20

0539 佚名 清乾隆 珐琅彩黄地 无底价 6,490。00万 2024-12-10

3650 清 乾隆 蓝地珐琅彩双龙 1,000。00-1,500。00万 6,002。00万 2024-06-01

6、景泰蓝掐丝画的覆膜工序

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他们能自由地在铜胎上粘成山水、花鸟、人物种种图画,当然也能按照美术家的设计图样工作。反正他们对于铜丝好像画家对于笔下的线条,可以随意驱遣,到处合适。 掐丝画用什么材料覆膜最好 近几年来,学习、制作景泰蓝工艺画的人越来越多。刚接触景泰蓝画的人,看到金黄色的金属丝条和鲜艳的画面色彩,明显的手工做工痕迹,看起来很简单的制作工艺等,觉得很有吸引力。既而萌发出自己也制作几幅画的想法,即使卖不出去,挂在家里也可当装饰品。

于是,社会上有一些人开始以搞景泰蓝画的培训、加工、销售作为创业项目。但是,随之有很多问题产生了:

一个是制作工艺:很麻烦,得描图,得准备衬板,得淘洗料,得覆膜…

二个是成品画的效果:做工不精细、颜色不自然、表面覆膜坑坑洼洼。

三个是销路的问题:做好后,人工、原料的成本过高;最主要的是成品外观效果不好,与其他材质的装饰画比性价比不成比例,高价不优质。同比不具优势,导致市场销售低迷不畅。

尽管这种工艺制作出的画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也还有许多人喜欢这种工艺,于是有一些人打起了这种画的主意,以另外一种方式开拓自己的“市场”:叫你交3000—10000元的“加盟费”,许诺你做出的画我都回收,开始也真回收几幅,但价格很低,根本不够你的开销。然后过不了多久,你就找不到他了,他收了几万元的加盟费后逃之夭夭,换个地方再重新开始行骗。

人们为什么会上当?一个原因是刚接触这行,看到画还算好看,另外是听信了他的回收产品的宣传,三是进入门槛低,感觉容易操作。四是多为下岗人员,急于找到工作,所以会上当。

我们公司的董事长韩汝渭先生,在1980年研制景泰蓝工艺画时,在工艺上也不可避免的走了些弯路,做出的产品质量不过关,画面处理的不好,效率很低。经过认真分析,这种情况不是由于自己做工不细致造成,而是工艺本身存在的缺陷,不管你多细心,也做不出好的产品来。于是,韩先生对工艺进行了革新,完全舍弃了原来的工艺,经过几年的实验,终于成功研发出了新的工艺,并从1983年开始正式投产第2代新工艺制作的景泰蓝工艺画。第2代景泰蓝画与第1代景泰蓝画相比,完全是两种工艺,其先进的工艺技术,使成品画具有许多超前优势。主要有:

1、不再需要衬板:第1代工艺必须要将丝沾到木板等衬板上,然后才能上色。做好后连这块衬板一起装裱。缺点上有这么几点:画重;吸潮后画面容易出现弯、弓等变形现象,稍微大一点的画都会弯。第2代工艺,则舍弃了衬板,只需一块玻璃做模具,采用特殊工艺和配方,成品画可从模具上脱落下来,画片是金属丝和天然彩石为一体构成的,有3-10毫米厚,直接装框就是成品画。而且产品表面光亮如镜面,档次高。

7、铜丝画的制作方法

构思,准备材料,板上绘草图,布置铜丝,修饰完成。

两种板都可以,关键是表面的处理,要用底漆封闭起来。 你说的是用铜丝仿掐丝珐琅画吧?

据我的实践,在载体上绘制好轮廓以后,用刻刀沿轮廓线刻画出粗细、深浅均匀一致的刻痕,涂上胶后嵌入铜丝,固化后,在相应部位施色即可。

8、有谁知道景泰蓝掐丝画的制作程序的

景泰蓝手工工艺装饰画生产技术

1、备料: ①底板 ②金属丝(分为金黄色、纯碳黑及银色三种) ③粘合剂 一般使用的是“哥俩好”牌,此胶性价比在使用的实践中证实效果非常好 ④颜料 各种色调价格不同 ⑤抛光料 2。工具: ①不锈钢剪刀 ②专用镊子 ③刷胶刷子 ④吸管 ⑤油画刀 ⑥切纸刀 ⑦铅笔、复写纸及拷贝纸 ⑧振动棒 ⑨蒸汽电熨斗 3。制作: ①刻线(描图):刻线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关键,俗语说无规矩就没有方圆,而刻线就恰如其“规矩” A。用拷贝纸将所要制作的图案线条逐一描绘下来,由于是金属丝线条画,故线条的突出是重点,拷贝时要细致,注意不要断续或遗漏线条; B。将绘出线条的拷贝纸铺在所要作画的木板上,对正、对齐,然后用夹子固定,再将同规格的复写纸铺在拷贝纸下面,注意必须覆盖上所有的线条; C。用铅笔将拷贝纸的线条重复描绘一遍,完成拷贝; D。将拷贝上线条的木板与图纸相对照,以避免线条遗漏; E。准备粘丝。

②粘丝:粘丝是第一个难点,初学者一般掌握不了要领,在使用镊子时手发抖,涂胶时,涂不匀,或多或少,不能及时上丝,造成二次上胶或倒丝,丝上挂胶等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一段时间后才会避免,总之,是需要有耐心的A。在木板中心位置开始将胶用刷子刷在所要粘丝的线条上,涂胶时,一次不宜刷太多,应注意刷匀,千万不可留有胶块B。用镊子将金属丝撸直,不能有弯钮C。左手拿丝、右手用镊子将丝固定在涂有胶的线条上,大于90度的角可连丝,但小于90度的角必须用剪刀剪断,丝线的长度应该与线条的长度相等,丝口的截面应小于90度或垂直,两条断丝的接口必须严密。

D。将丝逐一粘完后,须与图纸相核对,看是否漏丝及脱胶 ③上色:用小铲铲适量的颜料小心地填入所需位置,初学者要细心掌握操作,不要心急,万事开头难,应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要领 ④合成 如果说制作一幅作品,前期的粘丝是勾画骨架,上色是赋予其血肉的话,那么,最后一步的合成就可以说是为其注入灵魂了,合成看似简单,但在实践中会出现各种不可预见的状况,都应合理处置,初学者具体操作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希望在总结经验后能熟练掌握制作技巧。

9、景泰蓝的掐丝珐琅

珐琅工艺的制作分类很多,根据制作方法大致可分掐丝珐琅、内填珐琅(即嵌胎珐琅)、画珐琅等。

掐丝珐琅和镶嵌珐琅很久就在国内出现,历史记载可追溯到宋元时期,但真正能在国内制作应是元代成吉思汗进攻大食,将该地工匠俘虏押回制作,并将该技艺传入中原。至明代,永宣宫廷中开始广泛制作应用掐丝珐琅,之后的景泰时期最有名气,即人们俗说的“景泰蓝”。画珐琅则出现较晚,于十五世纪中叶在欧洲佛朗德斯发明,十五世纪末在法国中西部里摩居以内添珐琅工艺为基础,发展成画珐琅重镇。随着中西方贸易交往,从广州等港口传入国内。当时称谓“西洋珐琅”或“洋珐琅”。清代宫内的画珐琅制作要在康熙三十二年、珐琅作与玻璃厂成立之后才能开始研究制作、发展。

10、景泰蓝工艺画得制作流程和方法以及材料装裱等方面

泰蓝画又称景泰蓝工艺画、金丝彩沙画、珐琅画、金丝彩釉画等,是近10年逐渐流行的工艺画种,是在借鉴了传统的景泰蓝(珐琅)工艺中的掐丝、点蓝等工序的技术特点上而创新的景泰蓝平面画,它与传统的景泰蓝制作方法相比,不用制胚、不需烧制和打磨等,省了很多工序。

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景泰蓝画的制作工艺总体上来讲可分为两大类,即“正做法”和“反做法”!

所谓正做法是指在物体的正面一步步的开始描图、掐丝、沾丝、上色、最后再用树脂进行画面的抛光处理,使画面形成一层光亮面。这种做法也是目前流传最广的制作工艺,绝大部分都是这种做法。

反做法,则是借助一个模板,一般是选用玻璃,首先在其表面进行特殊处理,涂上一种特殊的脱模剂后,然后开始掐丝、上色、最后进行画体后期的垒高处理,使画体有一定的厚度,等都完工后,再将画体从玻璃上脱落下来,这样挨着玻璃的那面自然形成了光亮面,也就是最后呈现给人们观赏的那面。它实际是在成品画的反面制作,所以我们称之为反做法,这种方法也就是网上盛传的第几代的新工艺,不用描图、不用底板更不用单独覆膜而靠画材本身自成了一个整体。只要是不描图、不用底板、不用覆膜自带亮面的工艺都属于反做法的范畴

正做法和反做法从制作过程的繁简度和成品画面效果等角度相比较而言是各有优缺点的,不能一概而论哪个先进哪个落后,也不该贬低别人的技术如何的垃圾,更不该神话新工艺的先进程度。我们把新技术的原理这层窗户纸点破后,大众就不会感到那么神秘了,它毕竟不是什么高精尖的科技,只是用料和方法不一样而比。

我们经过多年的研究、消化,比较客观地总结出正做法和反做法各自的优缺点如下,以供同道共商榷:

正做法,在制作景泰蓝工艺画前,先要准备好合适的木板(或者是玻璃、有的还用石膏板)、淘洗好釉料或彩沙、准备好要做的图案的画稿。

先将画稿复制到木板上,然后用胶将丝按照图纸上的线条走向固定好,将淘洗好的釉料或彩沙调和沾沙胶后,按照彩图上色,等沙子干了后,用一种透明的树脂在画面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也叫覆膜,最后形成一个光亮的画面。也有的不覆膜,沾好沙后直接装裱玻璃而做为成品画出售。

按照正做法操作,其优点有:

1、画面色彩过度自然,工艺高手能做出照片般的画面效果来。

2、方便操作,可自由携带,适合小规模创业,不需要大场地。

3、成品外观上可用无框画、有框画两种方式表现。

4、应用范围广,除了可制作装饰画外,还可结合其它材料而制作出独特的家具、屏风、玻璃艺术品和各种异形工艺品。

5、工艺技术简单好掌握,新手很容易上手。

6、操作环境干净,很少有刺激性气味。

7、手工做工痕迹明显,客户认可其手工艺术价值。

8、适合现场制作表演而促销,体现工艺价值。

正做法的不足处有:

1、画板选择或处理不好,成品画容易变形。

2、描图工序比较麻烦。

3、使用的釉料需要淘洗,成本要高一些。

4、后期的覆膜处理不当,画面容易出现气泡和不平整的现象。

5、做工速度不快、产量不大等。

而按照反做法制作,其优点有:

1、不用底板,有一块玻璃就可以了,成品画完全靠树脂和彩沙形成一定厚度的整体,而不借助任何背板成型。

2、不用描图,省去了描图的繁琐。

3、画面的颜色可用化工颜料和石英砂调色上色,成本相对釉料要低。

4、画面外观平整,免覆膜。从玻璃上脱离的那面即是一个光滑面,相当于自动覆膜了。

5、上色速度快,几分钟即可固化。从而产量相比正做法要大,适合规模化生产。

6、借助器具可以做出弯曲、异形等弧面画面。

7、也可以用这种工艺画片结合其他材料做出家具、屏风等产品,但画面效果相比正做法要差一些。

反做法的不足有:

1、画面色彩相对单一,不容易做出理想的过度色,成品画面效果方面不如正做法做出的产品手工痕迹明显。

2、需要很多不同规格的玻璃做模板,尤其是一些大画的玻璃,在搬动和清洗方面有些不便。

3、需要空间大,最好分几个操作间来操作。

4、需要有脱模剂才能将画面从玻璃上脱落下来。

4、成品画比较沉重,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壁画。

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先进和落后之别,正做法和反做法各有优缺点,所以要正视这个事实,不应该一味的只报喜不报忧。在总结各种做法的经验后,可以扬长避短,根据客户不同的要求而选用不同的生产工艺。

我们秦皇岛新蓝艺彩嵌工艺品公司创办人刘凤伟先生涉足景泰蓝画行业近10年,合作创办过多家景泰蓝画厂,熟练掌握正做法和反做法中各种工艺,对这两种方法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改良,拥有丰富的加工生产、出口贸易、网络营销、市场推广经验。

本着诚信经营、传播全面系统的景泰蓝画制作工艺、创新发展景泰蓝画工艺的理念,我们希望以一己之力,团结景泰蓝画业内人士,促进该画种的市场规范运作和发展,跳出技术的代级、新旧的口水之争,扎扎实实地生产销售成品画,使产品实实在在地走向市场化,市场扩大了,广大从业者才都能有发展的空间。

依托丰富的生产加工经验和市场运作手段及网络营销能力,我们推出“景泰蓝画制作技术培训”项目,由秦皇岛新蓝艺彩嵌工艺品公司传授全面、系统的景泰蓝画制作工艺。

我们输出技术和管理、销售经验,使得在我们这学习的学员,不仅能掌握扎实、完整的工艺技术,还能在市场销售方面获得公司的后继支持。 为了增加技术转让的透明度,避免学员上当受骗,我们的生产车间对外开放,允许自由参观生产工艺过程,在确认我们的技术水平的确值得花钱学习后再交费学习!

11、景泰蓝是什么东西?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景泰蓝以紫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金线或铜丝掐成各种花,中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景泰蓝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传统出口工艺品。

12、画珐琅是什么?

画珐琅,英文名 “Painted Enamel”,属于珐琅工艺中的一种。是使用金、银、铜、钛等金属制成胎骨,然后将石英、长石、氧化金属等无机矿物质配制成的珐琅彩釉质颜料通过显微镜微绘于金属胎上的凹坑处(开光处),然后至入高温窑炉中经800度高温炉火反复烧结而成。其间要不断绘彩不断入窑烧结达十数次几十次甚至百多次,直到各色烧成呈色为止,最后出炉一件精美的画珐琅制品。历时长,费工费力,并且报费率相当高!

珐琅色彩非常绚丽,具有宝石般的光泽和质感,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防水防潮,坚硬固实,不老化不变质,历经千年而不褪色、不失光。画珐琅艺术表现力很强,型、色、光三者俱佳!主要用于珠宝钟表制品,珐琅饰品及珐琅表有如将一幅精美的画微缩后随身配戴,且永不褪色,历久弥新!既实用、又保值。不愧是珠宝钟表中的一株奇葩!明清时的珐琅器及当时从欧洲进口的珐琅表,已历经数百年,如今看去仍然光色如新,瑰丽无比!

画珐琅起源于西欧法国,于16世纪由欧洲商人及传教士经广东传入中国,最早在广东制造,广东称作“烧青”或“广珐琅”“洋珐琅”。这种异常精美的工艺一进入中国便受到皇帝及大臣的喜爱与重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皆于北京皇宫造办处及广东两地设立珐琅作坊,并多次从广东选送优秀画珐琅工匠进京效力,大量生产,所作珐琅制品皆供皇室享用。

珐琅分为画珐琅、掐丝珐琅(即景泰蓝)、内填珐琅这三种。工艺程序主要为:设计、制胎、点彩绘彩、入炉烧彩、打磨、抛光。珐琅制品在清朝康、雍、乾三代曾达到鼎盛,后历经晚清国衰、民国战乱,渐趋稀少。北京以掐丝珐琅(景泰蓝)为主,广东以画珐琅为主,南北两地工艺各有特色。 金属珐琅工艺品种之一,又称“洋瓷”。画珐琅是以金属铜作器骨(胎),用五颜六色的瓷粉(珐琅釉)经烧制而成。简单地说,画珐琅器是用珐琅釉料直接在金属胎上作画,经烧制而成,富有绘画趣味,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珐琅画。 瓷器装饰技法的一种。是国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有花无鸟是一特征。 珐琅 是一种制作工艺。

简单的说类似于中国的粉彩画(釉上彩,即在瓷器上了釉烧制完成后经过第2次上色 再烧) 但是珐琅所用的 彩色原料都是西洋进口的。颜色质量更鲜艳。而且在西方很流行。后来传入中国,被用在瓷器上。

后来珐琅被用在同胎上。制作出来的成品就是工艺品。学名叫:“掐丝珐琅“ 中国人叫他 “景泰蓝“ 其实他们是一回事。

说到景泰蓝 你就明白了吧?郭沫若 写过这个文章的 初中我们都学过。

13、简单的装饰画制作过程?

装饰画有很多种,看你要制作的是哪一种?哪一类型?自己上网查下就知道了,记得我当初做的时候,有很多种。。。。。 装饰画的定义是比较广义和抽象的,而且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它是指具有装饰意义的绘画,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与一般的图案、图画的区别,在于它具有欣赏性和装饰性,其价值在于满足人们装饰的需要。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美术卷对装饰画做了如下的阐述:装饰画的内容特点是侧重于欣赏的,其形式特点表现在造型上有一定幅度的图案化夸张,在色彩上表现为平面空间的对比关系,一般不强调三维空间的真实光影和透视等因素。

其实,装饰画的种类和涉及的范畴是非常广泛的,例如以适用环境划分,可分有人物装饰画、家居装饰画等等;以性质划分,可分有抽象装饰画、现代装饰画等等;以制作材质划分,可分有油画、动感画、木制画、摄影画等等;以制作方法划分,又可分有印刷品装饰画、实物装裱装饰画和手绘作品装饰画等等。此外,装饰画作为一种工艺美术作品,它涉及到美术、鉴赏、工艺等的多个范畴,因而可以说它是一种聚集多元化的专业性产品。

制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很有功底哟~

其中,装饰画的制作方式有很多种,选择不同的制作方式,在设备的投入和选购,以及在店铺的规划上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只制作印刷品装饰画,这样只要购买电脑、扫描仪、打印机、喷绘机这些常见设备即可。但如果还准备自己制作画框,那就要引进画框原料,以及配置相关的制作工具(画框的原料具有塑料、木质、金属、玻璃等材质,以及有手工仿真立体画画框、卡纸画画框、拉米娜画框等五花八门,因而工具也应该针对选用的画框原料而配置)。假如还准备制作无框画、花泥画、挂盘、布画、立体纸雕画等不同种类的装饰画,打造一间装饰画制作专门店,那就要购买更多的材料和设备了,例如彩色泥巴、相片专用胶、热熔胶膜等材料,以及冷裱机、平压机、切角机等的设备。

其实,对于一般的创业者来说,制作装饰画主要以临摹为主,而对于具有美术专业的创业者而言,也可以尝试自己手绘。而装饰画的制作则以手工为主,其使用的材料、技法、画法都没有限制,只要制作出来的装饰画具有装饰意味,能够充分利用材料在艺术表现上的长处,形成独特的装饰美,以及可以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和选购就可以了。事实上,有不少屋主,甚至自己使用夹板、水彩等简单的工具,或从网上找图,找喷绘店将原图喷出来,然后再找装裱画框的店铺将其装在框上,自己制作装饰画。因此,装饰画这个行业可以小规模地做,也可以作为品种齐全的专业商来做,其投入成本从万元左右,到十几万甚至过百万都可以。 你可以找一些黑色的卡纸,然后找到一些你喜欢的图片,剪下来,然后贴在纸板上这样就完工啦,如果你觉得有些单调,你还可以选择在画的旁边,多放一瓶花(最好用瓶子装的,那种我们已经用过了,又没有什么作用的哦~可以給瓶子搞搞包装,然后就可以了哦),这样的花,应该就可以了~因为本身,黑色卡纸,就有如相框的效果了~贴在墙上,也不会显得俗气的~关键是你挑的是哪一种风格的画吧~这样的话,材料都比较好找,而且也不用怎么花费~既简单,又可以美观家具~不错的啊~可以试试看~

14、景泰蓝是什么地方工艺?

北京地方特种工艺

景泰蓝起源久远兴于明清。 景泰蓝,历史上称为珐琅器,工艺上称为“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传统特种工艺品。在明朝的景泰年间(1450-1457),这项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像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高贵华美,所以,被称为“景泰蓝”。

“景泰蓝”这个称谓最先见于清宫造办处档案。清6年(1728)《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五月初五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本月四日,怡亲王郎中海望呈进活计内,奉旨:……珐琅葫芦式马褂瓶花纹群仙祝寿,花篮春盛亦俗气。珐琅海棠式盆再小,孔雀翎不好,另做。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花不好。钦此。”这一记载,把仿景泰蓝时期的珐琅制品称作“景泰蓝珐琅”,这是所见“景泰蓝“称谓的最早文字记录。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铜胎掐丝珐琅”制品,已被很多学者所共识。

景泰蓝,亦称“铜胎掐丝珐琅”,它是一种特种工艺品,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

关于景泰蓝的起源,考古界没有统一的答案。一种观点认为景泰蓝诞生于唐代;另一种说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时,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进中国,先在云南一带流行,后得到京城人士喜爱,才传入中原。但有一点是学术界公认:明代宣德年间是中国景泰蓝制作工艺优点,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时期,“景泰蓝”一词也从此诞生。釉色均肥,丝工粗犷,饰纹丰富。

15、怎么提高景泰蓝制作时“压膜“的成功率?该注意些什么?

要制作精美的景泰蓝,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型制作(制胎):将紫铜片按照图纸要求剪出各种不同形状,并用铁锤敲打成各种形状的铜胎,然后将其各部位衔接上好焊药,经高温焊接后便成为器皿铜胎造型。

二、掐丝:用镊子将压扁了的细紫铜丝掐、掰成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再蘸上白芨粘附在铜胎上,然后筛上银焊药粉,经900度的高温焙烧,将铜丝花纹牢牢地焊接在铜胎上。

三、点蓝:焊好丝的胎体经酸洗、平活、整丝后便可上釉了。所谓点蓝就是用金属小铲把各种珐琅釉料填入丝纹空隙中,经过800度的高温烧熔,将粉状釉料熔化成平整光亮的釉面。如此反复两次至

三、四次的上釉熔烧,才能将釉面与铜丝相平,这样就使器皿披上了华丽典雅、五彩缤纷的漂亮外衣。

四、磨光:是用粗砂石、黄石、木炭分三次将凹凸不平的蓝釉磨平,凡不平之处都需经补釉烧熔后反复打磨,最后用木炭、刮刀将没有蓝釉的铜线、底线、口线刮平磨亮。

五、镀金:将磨平、磨亮的景泰蓝经酸洗、去污、沙亮后,放入镀金液糟中,然后通上电流,几分钟后黄金液便牢牢附首在景泰蓝金属部位上了。再经水洗冲净干燥处理后,一件斑斓夺目的景泰蓝便脱颖而出了。镀好金的景泰蓝再配上一座雕刻得玲珑剔透的硬木底托,更显出景泰蓝雍容华贵、端庄秀美的姿色。 随着景泰蓝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需要,一些异形产品、实用产品、旅游纪念品以及高、大、精、尖、高品位的景泰蓝大量生产,新品种、新花色、新工艺不断涌现,近几年来景泰蓝行业里出现了脱胎景泰蓝、银胎景泰蓝,画珐琅与掐丝珐琅相结合的景泰蓝、机制景泰蓝、仿日本七宝烧的银晶蓝,以及多种工艺相结合的景泰蓝。特别是多工艺结合景泰蓝尤为突出。这是一种以景泰蓝为主体,然后与牙雕、玉雕、木雕、漆艺以及花丝镶嵌等工艺结合,由于多种工艺巧妙结合,各种材料互相衬托,再加上通体又镶嵌了大量的宝石,更使作品新颖奇特、玲珑剔透,通体散发出珠光宝气。

16、景泰蓝是什么?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 景泰蓝是我国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品种。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的图案粘出相应的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溶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这种铜的珐琅器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初创时只有蓝色,故名景泰蓝。现代景泰蓝已变成了一种工艺品名称,而不是颜色了。 是景德镇的瓷器的名字 铜质的,然后襄铜丝,还得上色吧,记不太清了做工比复杂,工艺品,现在比较普遍,早前的工比较好现在没什么工艺好的, 就是瓷器 好象是一种陶瓷吧。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